明升体育app_明升体育-平台*官网

图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筑牢堤坝岸线、畅通内外水系,我区建起安全度汛坚固防线——
守万家灯火 护一方安澜
来源: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:2024-06-13 字体:[ ]

6-13-4.png

图为通启运河整治工程海门区二标段打桩现场。

6-13-5.png

图为长江中兴装备段抛石填埋作业现场。

6月8日上午,记者在常乐灌区项目双乐村施工现场看到,工人们两三人协作,扛起粗壮的高压水枪冲刷着河底的淤泥,巨大的水压冲击力使松软的淤泥瞬间四散开来。“常乐灌区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,对周边区域农田灌溉、引流排涝意义重大。清淤后整个项目涉及的各条分支都将畅通无阻。”区水利局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科科长钱黎敏说。

安全度汛,防是关键。今年以来,我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靠前谋划、真抓实干,坚决守牢堤坝岸线、全面畅通内外水系,为全区安全度汛筑起坚固防线。

守好出江入海屏障

6月10日,记者在长江中兴装备段看到了这样一幕:两条大型作业船在GPS定位系统的指引下并驾齐驱、缓慢前行,到达指定位置后,船上吊臂开始工作,只见它缓缓伸出28米长的臂展,吊起装满块石的作业斗,旋转到船体外侧后,瞬间将块石倾倒入指定区域。“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200米区域的块石抛投,现在正在进行600米区域的块石抛投。”现场负责人陈波说。与此同时,在挡浪墙外侧的岸基上,4台挖土机稳稳“站立”在倾斜的泥土层上,将一堆堆块石均匀地铺设开来。

长江中兴装备段是今年沿江生态景观带项目的施工段之一,受自然因素和地理位置影响,沿线1.3公里岸坡刷深严重,江底还有几处深泓。我区严格督促施工方在确保安全前提下,加班加点开展挡浪墙建设,为抛石作业提供条件。“今年沿江生态景观带项目共需建设8.12公里挡浪墙,墙顶高程为7.34米,我们5月份就完成了相关建设内容,比计划工期提早了一个月。随后,我们便紧锣密鼓地进行抛石作业,预计8月份全部完工。”陈波告诉记者。

海门依江傍海,沿江岸线61公里,沿海岸线25公里,守好出江入海屏障对于防汛工作至关重要。近年来,我区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,包括挡浪墙改造提升、内外护坡建设、堤顶道路拓宽新建、外侧抛石护坡、江堤附属设施建设等工作,在美化沿江沿海生态环境之余,巩固提升了沿江沿海的防洪排涝能力。“今年完工后,我区61公里沿江岸线全部达到‘百年一遇’的防汛标准,完全可以用‘固若金汤’来形容。同时,沿海建设也在奋力追赶。”区水利局工管科科员丁盛介绍。

畅通全域河网水系

连日来,通启运河整治工程海门区二标段施工建设如火如荼,施工船载着打桩机,沿着河道北侧由西向东进行打桩护岸。“通启运河两岸的岸坡坍塌比较严重,容易造成河底淤积,因此我们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新建双侧护岸,即打桩、堆放生态袋、种植植被等。打桩长度为24.6千米,目前建设进度达20%。”项目经理梁增荣说。

通启运河不仅仅是我区的航运主干道,还是我区的引水排涝骨干河道。为了加紧建设保持河道畅通,除了护岸外,还将进行续接排水涵管,以及河底清淤等。整个工期内,我区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科学手段施工作业,确保河道不断流、不断航。“传统清淤需要围堰冲刷,我们这次采用采挖的形式进行,使河面至河底的平均深度达到4.1米,排涝标准达到‘20年一遇’要求。”梁增荣补充道。

我区河网密布,纵横交错,疏通河道对进一步提升全域行洪和容蓄能力有重要助推作用。记者从区水利局了解到,目前,大洪河、大新河、排咸河、运南河等整治工程已全部结束投入运行。正余镇新东河生态河道建设项目、临江新区稻香河整治项目等也陆续通水。

严防城区内涝发生

日前,城区的管网养护队伍来到易淹的通源片,他们根据作业要求,分工协作,全面冲洗地下管网,仔细清掏路边的雨水井。“这片区域的雨水井、马路边井等设施我们会清理到底、不留杂物。”养护工人张平说。

城市管网是城市排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防止内涝发生,去年汛期结束后,我区认真总结,不断查漏补缺,重点加强对城区市政排水管道的全面“体检”,共完成疏通检测200多公里。其中,对发现破损的珠江路、秀山路等道路72处管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维修,共计开挖修复管道2000多米、非开挖修复500多处、清掏雨箅子5000多个、改造老式雨箅子1200个,大大增强道路排水能力。我区还对去年汛期发现的54个积水点进行了改造,经过多场大雨检验,排水效果良好。

针对易淹易涝片区,我区及时开展汛前检查,积极做好排查整治,共新建成宏伟路、日新路、嘉陵江路、珠江路、黑龙江路雨水强排泵站5处,排涝能力合计11万方/小时;顺利完成珠江路(解放路至青海路)、长江路(南京路至上海路)排水系统改造,打通了海南河与日新河水系,基本消除老城区、府南片区等地的易淹易涝问题;重建日新河出江闸,日新河排水能力提升至原来的3倍,大大增强城区河道排涝能力。